因為是燜鍋是讓人超級有富足感的東西是,一大鍋材料端上來,爭先恐后的想被你臨幸,還真是有點怕自己體力不支呢偶吼吼。
但不瞞你說,桌兒研究出來的這種燜鍋的做法超簡單,所以桌兒連吃了三天不同搭配的,而且隨心所欲的搭配葷素,豐盛到吃出過年的感覺~
好了,現在你去買一個不粘鍋或者帶不粘涂層的平底鍋(悄悄告訴你帶不粘涂層的電飯鍋也可以的),我們要開始嘍!
一個人也能吃出十足幸福感的
隨心所欲什錦燜鍋
燜鍋素菜:
可任選和替換,但注意根莖類的比例不能低于一半,才能為肉類提供足夠的蒸汽。
土豆 適量
蓮藕 適量
胡蘿卜 適量
青筍 適量
彩椒 適量
圓菇 適量
洋蔥 適量
燜鍋葷菜:
可任選以下1-4種,3樣以上就超華麗了,也可以替換成其他肉類。
雞翅 6-8個
牛肉片 50-100g
巴沙魚 50-100g(龍利魚也可以)
大蝦 8-10個
燜鍋腌料:
用來提前腌制食材。
辣椒粉 適量
食用鹽 適量
食用油 適量
蔥姜蒜 適量
燜鍋醬汁:
這些醬汁都很家常,用量我會在后面給出比例,這里就先按照份來寫了。
蠔油 2份
海鮮醬油 2份(生抽)
番茄醬 2份
黃豆醬 2份
白糖 1份
雞精 0.5份
淀粉 1份
好啦,是不是感覺原料有點多,歪,要看清楚哦,葷素都可以任意增減和搭配,翻譯一下就是“冰箱有啥就吃啥”~
做法:
我先提煉下重點,整個燜鍋制作過程就是:
處理配料—腌制—燜菜—燜肉
一共就四步。
第一步:處理配料。
肉類全部處理成方便燜制。
比如桌兒第一天吃的雞翅,就只是劃了口子;
牛肉切成了薄片;龍利魚切了厚片;
大蝦保留了整體,只是挑掉了蝦線;
為了入味,葷類食材可以適當腌制下,腌制的時間根據食材大小決定。
比如雞翅我會用料酒、蔥姜蒜末、老抽腌制4小時以上;
牛肉我會用雞蛋、淀粉、生抽、橄欖油腌制30分鐘以上。
大蝦和巴沙魚我基本不腌制,或者只用料酒和姜絲稍微除下腥;
蔬菜根據食材不同切成滾刀塊、段或者片。
這里的滾刀塊適用土豆、胡蘿卜、青筍等;
切片適用范圍洋蔥、青椒、蓮藕等;
西芹和玉米你就切段;
大小要基本一致,并且要足夠大塊,這樣才能保證在鍋底留出空隙,好讓熱氣蒸騰上來燜熟葷菜。
腌制蔬菜;
將所有處理好的素類食材用辣椒粉、食用油和少量的鹽攪拌均勻,腌制30分鐘。這個過程是為了讓素材入味和脫水,一會兒好熟;
桌兒做了三次的經驗就是,把根莖類蔬菜和容易入味的蔬菜分開,只腌制根莖類蔬菜。這樣出品的味道就會保持一致了。
第二步:調制醬汁。
這個醬汁是今天的關鍵,我盡量按照市面上黃記煌三汁燜鍋的口味去調,做多了后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;
燜汁公式:
蠔油2勺+生抽2勺+番茄醬2勺+黃豆醬2勺+白糖1勺+淀粉1勺+雞精0.5勺
對的,就是這些東西,都放在一個小碗里,攪拌均勻。
勺子大小不重要,比例比較重要,至于到時候你用多少,就看自己的口味了。
淀粉的加入是為了讓醬汁濃稠,好均勻的裹在食材上,而不至于嘩啦一下全留下去了, 下面咸上面沒有味道。
第三步:燜制素菜。
現在取出你做好可以直接端上桌的平底不粘鍋或者燉鍋,底部倒油,最好用牛油,黃油也可以,實在不行就食用油,你總會有一樣。
小火加熱,像我這樣的山東人,會撒一把蒜頭進去煸炒出味,煮熟后會軟綿綿的很好吃,當然你也可以不放。
蒜頭變黃后,將腌制好的根莖類蔬菜鋪進去,鋪平,像林間小路那樣看上去坑坑洼洼但總體是平的那種平,然后蓋上蓋子密封燜制。
因為食材成熟時間有長有短,所以根莖類蔬菜先來燜制5分鐘。
第四步:燜制葷菜。
然后開蓋,保持小火,再把其他容易入味的蔬菜鋪進去;
同時把葷類食材有序的擺放進去。
特別富足特別奢華特別過年的那種擺放。
哦對了,應“愛豆腐勝過愛一切“的男票要求,我還擺了一圈自己炸的豆腐。
這樣平鋪不僅僅是為了好看,更是為了能讓食材均勻受熱。
蓋蓋子燜10分鐘左右,看到肉類變色了,開蓋加剛才調好的醬汁。
再次蓋蓋燜10分鐘左右,就好了。
最后你可以選擇撒一把熟芝麻或者香菜碎上去,就完全OK了!
你說說,當這樣的一盆燜鍋出現在你的面前的時候,除了“中秋/國慶/生日/新年快樂”你還能說什么呢?
一筷子接一筷子,應有盡有的感覺。
家里有沒有礦此刻已經不重要了,只要家里有鍋,桌兒就是最幸福的人~
雖然外面的三汁燜鍋是有保密配方的,但是咱們自己調整出來的醬汁也是自己家獨有的對不對,只要你能堅持不告訴其他人,你就也是個有自己“保密配方”的深沉的人啦!
這一鍋呀,有牛肉有魚肉有蝦有豆腐有蔬菜,此刻你實現了用餐自由。
可能你對桌兒還不是很了解,但是,今年年夜飯桌兒家吃啥你大概已經知道了,多么奇妙的緣分吶~
桌兒的燜鍋小提示:
1、最好少選葉菜,因為不耐煮而且出水多影響燜制口味,對的,桌兒不允許連一個菜都比桌兒水靈。
2、選擇紅肉的時候最好選里脊肉,就是少筋的那種,不然容易嚼不爛;怕雞翅有腥味的可以提前焯一下水。
3、燜鍋燜制時間根據你放的食材總量和厚薄度決定,海鮮最短,雞翅最長,牛肉居中。
4、除了我提到的醬汁,剁辣椒、甜面醬、大醬等都是可以替換和增添的品種,做個一次你就知道該怎么調整了。
5、不用問了,全程不用水,蔬菜出的水和醬汁的水就夠了。
6、特別適合家里聚餐呀!安排每個人帶點食材,你自己備點醬,簡直可以實現0成本待客呢咩咔咔!
關鍵點復習:
1、根莖類食材切塊;
2、肉類食材切片,雞翅、大蝦除外;
3、先燜根莖類素菜,再燜其他素菜和肉;
4、用密封性好的、帶不沾涂層的平底不粘鍋或燉鍋,實在沒有必須用普通鍋的話,就得加水了。
5、醬汁比例:
蠔油:生抽:番茄醬:黃豆醬:白糖:淀粉:雞精=2:2:2:2:1:1:0.5